開放獲取與付費墻的拉鋸之戰:誰來為傳播知識買單? 一場因“開放獲取”引發的“學術戰爭”已經爆發。 過去兩年,由700家德國學術機構組成的 Project DEAL、瑞典、挪威以及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先后向國際學術出版商存續了上百年的付費訂閱模式發起沖擊。 “開放獲取”(Open Access,以下簡稱OA,又譯作開放存取),意味著研究文獻免費為公眾在線提供且不受限制。這一概念最早在2001年12月布達佩斯舉行的開放存取倡議組織會議上被提了出來。如今,開放獲取論文已經超過全球出版總量的20%,學術界、圖書館機構和科技出版巨頭都卷入其中,OA儼然已經成為數字時代學術交流和討論的核心議題。人們隱約看見,全球學術出版或將因此迎來深刻變化。倡導者們雄心勃勃,希望這場變革性運動盡快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大多數學術期刊從付費訂閱模式轉換為開放獲取模式。 然而,整個學術出版界涉及學術出版刊物3萬余種,產業規模超過250億美元。開放獲取直接沖擊到現有的學術出版的商業模式。從學術界到科技出版巨頭,再到圖書館機構,在開放獲取的實踐模式上并未達成共識,不同的訴求、巨大的分歧,開放獲取的未來將會如何? 訂閱期刊所需支付的費用越來越多,這是學術機構和圖書館對出版商不滿的焦點。上世紀90年代起,抵制運動此起彼伏。最早發起的是學者,逐漸演變為資助機構、大學和圖書館組成的聯盟。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更多人有可能通過互聯網接觸到學術成果,另一方面學術期刊的收費水漲船高,圖書館有限的預算卻無力跟上學術期刊發展的步伐。這一矛盾直到今天也并未得到根本解決。根據第三方分析機構 Simba Information 出版的《全球科技出版報告:2019-2023》報告,出版商和圖書館之間的巨大沖突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圖書館的預算并沒有跟上期刊數量和價格的增長幅度。而且這種情況并沒有任何改善的跡象。在全球研究經費支出增長3%,論文出版數量增長5%的情況下,圖書館采購經費也要增加,這樣才得以支撐出版商收入增長2%。 2001年12月的會議之后,布達佩斯開放獲取倡議組織發布《布達佩斯宣言》(后稱布達佩斯開放存取倡議),呼吁對所有新的同行評審研究實行開放獲取,并推廣到所有學科和國家。開放獲取的全球運動由此開始。 2003年6月,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發布《貝塞斯達開放存取出版宣言》,討論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盡快實現開放獲取的策略,并定義了開放獲取的兩個條件:免費獲取和在線存取。同年10月22日,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科研機構在德國柏林聯合簽署《關于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資源的開放使用的柏林宣言》(簡稱為《柏林宣言》),表示將促進遵照開放存取的方式利用互聯網傳播知識。這兩個聲明,極大地推動了開放獲取運動的發展。 2006年,大型開放獲取期刊 PLoS One 問世,同一時期傳統出版商也紛紛推出開放獲取期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簡稱NIH)則通過推動《綜合撥款法案》出臺,使得NIH開放訪問政策自2009年3月19日起永久生效,該政策要求受NIH資助的研究人員發表文章后的12個月內向國家醫學圖書館(簡稱PMC)提供發表的文章,并保證可公開訪問。彼時NIH資助的研究每年發表文章8萬多篇,涉及科研經費230億美元。